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老照片库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彝良余义碧和她20年的豆花坊故事

    信息发布者:GH8888
    2018-01-16 15:04:53   转载









    凌晨5时,彝良县城,夜空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昏黄,跃进桥附近的小巷内,还是漆黑一片。

    角奎镇黎明村38号,余义碧的豆腐坊内,灶台里的炭火已烧得很旺,灶上一口直径1.5米的铁锅内,乳白色的豆浆吱吱冒着热气。

    二十多年来,每天早起磨豆腐,已成为40多岁的余义碧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。

    不足20平方米的作坊内,摆挂着各种各样的工具,墙角边堆着十余袋尚未开封的黄豆,余义碧告诉《鹤都晚刊》记者,铁锅、火炉,对于传统的豆花坊,是必不可少的“工具”。

    “我们每天只出三锅豆花,磨40斤干黄豆。”余义碧告诉记者。

    “凌晨4点半开始,要赶在7点之前做好,并送到市场上。”余义碧说,制作豆花是个技术活,工序很多,还得有把子力气才行。“黄豆要磨两遍,第一遍打成豆瓣,第二遍磨成浆,煮开之后还得过滤,过滤后的豆浆,才能用卤水、石膏点出豆花。”

    当锅里的豆浆开始翻腾,余义碧的丈夫张文兵也来到了豆花坊,他在灶台旁早已准备好的一口大缸上放了一个大筲箕,再铺好滤布,夫妻俩将铁锅里的豆浆舀了出来,滤进缸内,蒸汽一瞬间铺满了整个屋子。

    “人生有三苦,撑船、打铁、卖豆腐。”张文兵笑着告诉《鹤都晚刊》记者,做豆腐很复杂,泡豆、打浆、滤浆、蒸煮、挤压……总共六七道工序。

    “随着社会的发展,导致手工作坊停滞,竞争越来越激烈,生意越来越难做。”张文兵告诉《鹤都晚刊》记者,他们的家,就在离豆腐坊不远的山脚下,原本还喂养了20多头猪。2012年,彝良发生地震,住房在地震中成了危房,在随后发生的“9·11洪灾”中,洪水冲毁了他们的猪圈,还卷走了十余头肥猪。

    “豆花不能再做多了。”张文兵告诉《鹤都晚刊》记者,自己家老房子那儿已被划为地质滑坡点,不能居住,他们现在租住在邻居家。“每年租金1500元,每天除去成本,也就能赚100元左右,清晨帮老婆磨好豆花之后,我就到建筑工地上当泥水匠。”

    余义碧告诉《鹤都晚刊》记者,她家有两个孩子,老大已有20多岁,在菜市场经营着一个肉摊,二女儿在昆明读大学。

    “我们的豆花现在主供饭店,送到菜市场的只是一小部分。”余义碧说,将豆花送进饭店,单价很低,但不耗精力,白天,自己还可以腾出时间做点其他事情。

    “点豆花是道至关重要的工序,火候掌握得好,口感才好,量也才能出得更多。”余义碧调好石膏水,在大缸内的豆浆里和了4下,大约过了1分钟,白嫩的豆花就渐渐散了开来。

    张文兵在门外的小院里支起了工具,开始挤压豆腐,豆腐挤压好后,余义碧拿出了25支竹筷,均匀地摆放在豆花上,手持一把长长的尖刀,将豆腐划成了25块。

    655分,天还未大亮,张文兵已骑上三轮车,载着满满的一锅豆腐,向城内驶去,他说,在他们的时光里,没有季节、没有气象,日复一日,只要人们有需求,他们也就有希望。

    《鹤都晚刊》记者 陈元云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